
【黨史教育專欄之七】渭華起義——革命火種從這里撒播
秦嶺蒼蒼,渭水泱泱,先烈之風,山高水長。
陜西省渭南市高塘塬上的蒼松翠柏間,渭華起義烈士紀念碑巍然聳立。鄧小平同志為紀念碑題寫了熠熠生輝的金色大字:“渭華起義烈士永垂不朽”,格外醒目。
90多年前,在這片紅色土地上,發(fā)生了震動西北、影響深遠的渭華起義。
?
渭華起義烈士紀念碑
?
谷雨時節(jié),細雨紛紛。求是雜志社調研組一行來到這里,重溫那段號角嗚咽、浴血奮戰(zhàn)的烽火歲月,感受革命先輩們?yōu)榱嗣褡濯毩⒑腿嗣窠夥徘案昂罄^、不畏犧牲的崇高情懷。
?
先 ?聲
?
五四運動后,當馬克思主義的種子正在中國大地上萌芽生發(fā)時,渭南當?shù)赜蓯蹏逃覘钏绍巹?chuàng)辦的咸林中學就相繼聘請魏野疇、王復生等來校任教,使得這里成為較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陣地之一。
他們利用教員身份,帶領學生閱讀《共產黨宣言》《新青年》等革命書籍雜志,印刷宣傳品,進行馬列主義革命宣傳。各地學子紛紛慕名而來,接受新思想、新文化教育。很多學子接受馬列主義,走上革命道路,成為渭華起義的重要力量。
?
咸林中學舊址
?
1927年,鄧小平同志從蘇聯(lián)輾轉回國到達西安,被分配到剛剛成立的西安中山軍事學校從事政治工作。鄧小平后來談到這個學校的政治教育時說,主要講革命,公開講馬列主義。
據當年的一些黨員回憶,年僅23歲的鄧小平同志知識淵博,講課深入淺出,生動活潑,風趣幽默,不停地打著手勢,操著濃重的四川口音向學員講解革命道理。深奧的道理經他用歷史典故和淺顯的比喻講出,學員一聽就懂。
在鄧小平等一批共產黨人的努力下,學校培養(yǎng)了一批有革命覺悟的初級軍官和黨政工作者,并逐步形成一支由中國共產黨掌握的武裝力量,后來成為渭華起義的骨干。
?
起 ?義
?
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,白色恐怖籠罩全國。
危難存亡之際,在八七會議精神指引下,在陜西省委領導下,1928年5月,劉志丹、唐澍等共產黨人毅然率領西北軍新編第三旅(許權中旅)以及陜東赤衛(wèi)隊等農民武裝和革命群眾發(fā)動渭華起義。
起義部隊改編而成的“西北工農革命軍”,全軍近千人,擁有4個大隊和赤衛(wèi)隊、騎兵分隊,有力地反抗了國民黨的反動統(tǒng)治,成為土地革命戰(zhàn)爭時期我們黨在西北領導的規(guī)模最大的武裝起義。
?
1928年5月18日,中共陜東特委、華縣縣委在高塘鎮(zhèn)會館戲樓前的廣場上舉行盛大的萬人軍民聯(lián)歡大會,慶祝西北工農革命軍誕生。
?
渭華起義紀念館講解員介紹說,劉志丹、謝子長等共產黨人深入農村,宣傳農民、組織農民、武裝農民,帶領農民抗租、抗債、抗糧、抗捐、抗稅,“打土豪、分錢財”,成功發(fā)動了一次又一次農民暴動,在很短時間里就形成了以華縣高塘、渭南塔山為中心,縱橫約200平方公里、擁有數(shù)十萬人口的紅色武裝割據區(qū)域。
渭華起義舊址
6月,國民黨反動當局先后糾集了三個師的兵力及渭華地區(qū)的反動勢力向起義中心區(qū)域大舉進攻,起義軍民同仇敵愾,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,與數(shù)十倍之敵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(zhàn)斗。
由于敵眾我寡,紅色區(qū)域先后失陷,唐澍等起義將領英勇犧牲。起義失敗后,國民黨反動派對當?shù)厝嗣袢罕娺M行了極其殘酷的鎮(zhèn)壓,腥風血雨籠罩了渭華地區(qū)。
?
播 ?種
?
1928年6月,在兩棵古槐下面,劉志丹同志主持召開西北工農革命軍軍委擴大會議,作出了將部隊撤往陜北,創(chuàng)建新的革命根據地的重大決定。
?
渭華起義教育基地的西北工農革命軍司令部舊址,一條用青磚與鵝卵石鋪就的路面上,鋪陳著巨幅標語:“同志們,趕快踏著先烈的鮮血前進啊!!!”這條標語最初鋪設于1927年11月。渭華起義部隊撤退前,劉志丹帶領警衛(wèi)員用黃土將標語掩埋藏匿,使之保存下來。現(xiàn)為國家一級文物。
后來,起義領導人劉志丹、謝子長與習仲勛等同志一道,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,為成功創(chuàng)建西北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。西北革命根據地成為黨中央和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落腳點、八路軍抗日的出發(fā)點,為黨中央把領導全國革命斗爭的大本營駐扎在陜北奠定了基礎。
渭華起義似一把閃閃發(fā)光的尖刀,有力地刺向敵人,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;像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炬,照亮了西北人民的革命道路,極大鼓舞了西北人民的革命斗志。
渭華起義是革命先輩們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不朽篇章,他們無私無畏、不屈不撓、不惜犧牲的革命精神是我們黨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。
?
歷史從來不曾遠去,紀念是為了更好地前行。
回想當年,西北工農革命軍成立后立即張貼布告,公布政綱:“土豪劣紳和財東,剝削窮人真?zhèn)€兇。加一放帳驢打滾,賣兒賣女還不清。要賬手提桄桄子,打人不分老和幼。如今窮人要翻身,大家團結來求生。西北工農革命軍,他是咱的子弟兵。大家同心一起干,鏟除土豪和財東。貪官污吏都打倒,我們要做主人翁。建立蘇維埃政權,才能過上好光景。”
?
西北工農革命軍布告
如今,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,在革命先輩崇高精神的激勵鞭策下,一代又一代三秦兒女為中國革命、建設、改革不懈奮斗,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。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,渭南這片紅色的土地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,經濟社會發(fā)展日新月異,早已遠超當年革命者在布告中對理想社會的描繪。
這就是對革命先輩們最好的告慰!